-
长沙经开区推进烟花爆竹制药自动化技术升级
为提升传统烟花爆竹产业安全生产水平,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自动化制药系统,重点研发效果药剂计量配混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技术通过模块化设备集群实现人药隔离生产,标志着高危工序向智能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一、技术架构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 系统集成九大核心模块:自动计量投料装置采用高精度传感器控制原料配比;混药装置通过三维运动确保药剂均匀性;真空输送系统杜绝粉尘外溢风险。造粒环节引入离心雾化技术,成品粒径合格率达行业领先标准。 二、安全防护体系构建多重保障 防爆系统符合国家级危险场所电气规范,隔爆装置可承受1.5倍设计压力。消防子系统配备惰性气体自动灭火装置,与温感、烟感探测器联动响应。生产区设置物理隔离屏障,监控数据实时上传至应急管理平台。 三、产业升级带来显著效益 试点企业应用表明,自动化改造后生产效率提升300%,原料损耗率下降至0.8%以下。2023年行业报告显示,采用该系统的企业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保险费用同比降低42%。 四、标准化推动行业变革 技术团队参与修订《烟花爆竹药剂机械制备安全规程》,新增17项自动化设备操作标准。2024年该体系已推广至江西上栗、湖南浏阳等主产区,累计服务37家规上企业。 目前该技术入选安全生产重大科技成果目录,相关专利涵盖设备结构、控制算法等23个技术领域。长沙经开区计划建设示范产业园,进一步优化制药工艺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2025-08-28
-
长沙科交会启幕 全球产学研金共绘创新蓝图
2016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盛大开幕,聚焦产学研金一体化与创新创业,吸引海内外科技经济界人士齐聚长沙。本届科交会通过招商引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成155项合作意向,拟签约金额超177亿元,彰显长沙作为中部科创高地的国际影响力。 一、政企协同搭建全球科创合作平台 长沙市政府联合省级部门共同主办本届科交会,以“产学研金一体化 创新创业在长沙”为主题,打造第十届国际科技交流盛会。活动期间,俄罗斯、美国、德国等十余国机构代表参与,涵盖技术转移、中小企业合作等领域。中俄国际技术转移创新中心的揭牌,标志着长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合作进入新阶段。 二、科技成果转化规模创历史新高 科交会共征集国内外前沿科技成果1788项,覆盖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场签约的15个重大项目涉及联合研发、产业孵化等模式,其中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数据显示,湖南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同比增幅居全国首位,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三、国际论坛共议自主创新路径 启动仪式后举办的“科技成果转化与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论坛”,汇聚多国专家探讨技术商业化实践。与会者就跨境技术交易机制、中小企业创新扶持政策等议题展开研讨,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等机构分享了国际技术转移经验,为长沙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参考。 四、长效机制赋能创新生态建设 本届科交会首次设立常态化科技成果对接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延长服务链条。长沙市政府宣布将每年安排专项基金,支持签约项目的落地转化。这种“会展+持续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了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匹配效率,为长江经济带创新走廊建设注入新动能。
2025-08-28
-
长沙力元新材料产业园布局高端泡沫镍产业链
在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项围绕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的招商引资项目正加速推进。该项目聚焦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聚氨酯、聚醚海绵为基材,通过独资或合作模式,计划年产能达400万平方米,产品关键技术指标涵盖60-140PPI孔数及2.5mm以下超薄厚度,填补了国内高端泡沫镍材料市场空白。 一、技术突破驱动产业升级 长沙力元新材料依托自主创新,攻克了高均匀性泡沫镍制备难题。其研发的连续化带状生产工艺,实现了孔径与厚度的精准控制,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电磁屏蔽等领域。2023年,该技术通过行业权威认证,相关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 项目落地后,长沙高新区已吸引7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从基材处理到终端应用的完整链条。园区提供标准化厂房与专项政策支持,2024年首批配套企业投产,预计带动区域年产值增长超15亿元。 三、绿色制造赋能可持续发展 生产过程中采用无氰电镀工艺和废水循环系统,较传统技术降低能耗30%。2022年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示范案例,相关环保指标获生态环境部门专项表彰。 四、市场前景与区域战略深度绑定 随着全球储能产业扩容,高端泡沫镍需求年均增长率稳定在12%以上。长沙将该项目纳入“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规划,未来三年计划追加配套研发资金,进一步巩固技术壁垒。目前,产品已通过多家跨国企业的供应链审核,出口订单占比达40%。
2025-08-28
-
长沙开福区泊富国际广场打造城市商业新地标
作为长沙市开福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泊富国际广场综合商业体以国际化视野规划建设,集甲级写字楼、商务公寓、大型购物中心于一体,旨在成为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标杆。项目通过多元化投资合作模式吸引全球资本,推动城市商业能级提升。 一、项目定位与区位优势 泊富国际广场选址开福区核心板块,紧邻城市主干道与轨道交通枢纽,71亩土地规划涵盖228米超高层写字楼、168米商务公寓及10万平方米体验式购物中心。该区域为长沙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周边三公里范围内覆盖超百万常住人口,消费潜力与商务需求旺盛。 二、业态规划与空间设计 项目采用垂直复合开发模式:超甲级写字楼满足金融、科技类企业总部需求;商务公寓配备智能化管理系统;购物中心规划国际名品、潮流零售、亲子体验等八大主题楼层。1300个智慧停车位与双层立体车库设计,有效缓解城市中心区停车压力。建筑群获绿色建筑二星级预认证,幕墙系统采用节能玻璃材质。 三、投资价值与政策支持 开福区已将该项目纳入重点产业扶持名录,投资者可享受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与人才引进补贴。专业运营团队提供定制化合作方案,包括产权销售、整层租赁、联合经营等模式。第三方评估显示,项目建成后年客流量预计突破2000万人次,写字楼出租率可达85%以上。 四、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超5000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餐饮、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其228米主塔楼将刷新开福区天际线,与相邻金融商务区形成联动效应。目前已有十余家跨国企业表达入驻意向,未来将定期举办国际商贸论坛等高端活动。 该综合体通过“商务+商业”双轮驱动模式,填补了开福区大型高端商业配套空白,其创新设计理念与可持续运营方案,为长沙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重要载体。
2025-08-28
-
长沙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护航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在全面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创建的关键阶段,长沙市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保障,通过强化正风反腐、深化巡察监督与体制机制创新,为招商引资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2023年,长沙市纪委获评全国纪检系统先进集体,标志着当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坚持严字当头构建反腐长效机制 会议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需贯穿长沙改革发展全过程。近年来,当地通过常态化开展政治巡察、重点领域专项治理,累计查处违反纪律案例数百起,推动“不敢腐”震慑效应持续强化。在工程建设、行政审批等高风险领域,长沙建立权力清单动态监管机制,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二、标本兼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长沙创新推出“清廉单元”建设标准,覆盖机关、国企、学校等关键领域,将廉洁要求嵌入业务流程。2023年启动的“智慧监督”平台,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异常线索,实现主动预警。在基层治理中,推行“小微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全市村(社区)事务公开率达100%。 三、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会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需从思想源头抓起。长沙连续开展“初心讲堂”等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重温党纪法规。针对年轻干部实施“青廉工程”,通过案例教学、廉政家访等形式强化纪律意识。当地还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多条廉洁文化教育路线。 四、效能转化服务发展大局 通过净化政治生态,长沙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3年新引进重大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企业满意度测评显示,行政审批效率等指标显著提升。在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纪律保障作用日益凸显,为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下阶段,长沙将持续完善监督体系,重点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让“廉洁长沙”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
2025-08-28
-
长沙税务助力双创 湖南机电职院送政策礼包
在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长沙县税务部门以精准服务赋能创新创业,通过联合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为创业者送上量身定制的政策支持。此次活动不仅强化了招商引资的营商环境建设,更通过政策礼包、案例分享等形式,为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业群体提供实质性助力。 一、税惠政策精准直达创业一线 在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启动仪式上,长沙县国税局与地税局联合推出“政策礼包”,内容涵盖小微企业税收减免、营改增操作细则等实用指南。现场通过案例分析,详细解读了针对初创企业的所得税优惠、增值税起征点调整等政策,确保创业者“看得懂、算得清、用得上”。 二、创业故事激发创新动能 活动特邀本土创业者代表分享实战经验,从科技研发到服务创新,多位创业者讲述了如何借助税收优惠实现轻装上阵。一家智能装备企业提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其节省资金用于技术升级;某大学生创业团队则利用增值税减免政策,将更多资源投入市场拓展。 三、服务升级构建长效机制 税务部门建立“需求采集—政策匹配—跟踪回访”全流程服务机制。2023年数据显示,长沙县通过线上综合申报平台为超千户企业提供智能填报服务,平均办税时长压缩40%。针对大学生创业群体,还推出“税校联动”专项辅导,在高校设立税收服务站。 四、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成效 自2016年将扶持双创列为重点任务以来,长沙县累计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超亿元。2023年最新统计表明,当地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同比增长23%,带动新增就业岗位逾两千个。税务部门表示,将持续优化“政策找人”机制,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税收优惠。 此次活动凸显了税收政策对创新创业的支撑作用。下阶段,长沙县将围绕重点产业园区需求,推出更多定制化服务举措,助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创业生态。
2025-08-28
-
长沙天心区加速大数据产业链招商与品牌升级
长沙市近期召开专题会议,围绕大数据及地理信息产业链建设展开深度部署,重点聚焦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会议系统总结了过往博览会的成果经验,并明确将提升展会规格、加快园区建设作为下一阶段核心任务,旨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 一、产业链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过往举办的大型行业博览会成功吸引多家头部企业参与,促成多项战略合作协议签署。相关数据显示,长沙地理信息产业园已集聚百余家上下游企业,初步形成从数据采集到应用服务的完整生态链。会上特别提到,通过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有效促进了卫星遥感、北斗导航等技术的成果转化。 二、明确三大核心发展方向 会议提出要强化天心区“空间信息+大数据”双轮驱动模式:一是重点培育地理信息、云计算等细分领域;二是加快建设标准化数据中心和算力平台;三是推动与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场景的深度融合。相关规划显示,未来三年将重点引进具备核心技术的高成长型企业。 三、实施品牌提升专项行动 为扩大行业影响力,将多维度升级专业展会:在内容层面增设国际前沿技术分论坛,在形式层面采用虚实结合的展览模式。同时计划联合科研机构发布产业发展白皮书,建立行业指数评价体系。配套政策包括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场地租金减免。 四、构建全链条保障机制 目前已完成产业全景图谱绘制,明确22个关键环节的招商路径。园区将新建5万平方米专业化载体,同步配套测试认证、数据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会议强调要建立重点项目督办清单,确保签约项目在约定期限内实现投产达效。 此次会议标志着长沙大数据产业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通过强化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天心区正加速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数字经济新高地,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样本。
2025-08-28
-
长沙洗心禅寺文化旅游区打造佛教文化新地标
湖南省长沙市依托洗心禅寺历史文化资源,正积极推进佛教文化旅游区招商引资工作,计划通过独资或合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建设集宗教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达3亿美元,旨在整合周边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推动区域文旅产业升级。 一、项目定位与规划 洗心禅寺文化旅游区以唐代古刹为核心,规划面积约200公顷,分为宗教朝圣区、禅意生活区、生态观光区三大功能板块。宗教朝圣区将复原历史建筑群,增设佛教文化展览馆;禅意生活区拟建设素食餐饮、禅修体验中心等配套;生态观光区依托周边湖泊与山林资源开发徒步绿道和观景平台。 二、文化资源与特色优势 洗心禅寺始建于唐代,现存清代建筑遗存,寺内藏有历代佛教文物30余件,每年吸引逾50万游客。项目深度融合“禅茶一味”“农禅并重”等传统文化理念,计划举办国际禅文化论坛、禅意艺术展等活动,强化文化IP影响力。 三、产业联动与投资价值 项目通过“佛教文化+旅游+康养”模式,联动长沙市望城区铜官窑古镇、黑麋峰森林公园等周边景区,形成黄金旅游线路。分析显示,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量可达120万人次,带动就业超2000人,并促进本地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销售。 四、政策支持与实施进展 长沙市将该项目纳入市级重点文旅工程清单,提供土地审批、基础设施配套等政策保障。2023年已完成核心区古建筑修缮,二期工程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国际禅文化中心等子项目已启动全球招商。
2025-08-28
-
长沙高新区亿元资金赋能企业创新与招商引资
作为中部地区创新高地,长沙高新区通过政策兑现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创新发展。2017年累计兑现各类扶持资金17.5亿元,覆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引进等关键领域,为区域招商引资注入强劲动能。 一、政策兑现规模创历史新高 2017年长沙高新区政策扶持资金同比增长显著,支持事项达12大类59项,较2016年增加44%。资金覆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利奖励、新兴产业孵化等重点方向,其中移动互联网产业获近3亿元专项支持,推动全区相关企业突破5000家,带动就业近10万人。 二、分层奖励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在原有10亿元级龙头企业奖励基础上,2018年新增1亿至10亿元营收区间企业补助,39家成长型企业首批受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补助达1463万元,惠及293家新认定企业;2459项专利获得1300万元奖励,体现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重视。 三、新兴产业获专项政策倾斜 生物医药、军民融合等战略新兴产业首次纳入政策兑现体系,其中军民融合领域单笔补助超490万元,29家企业取得军品资质认证。瞪羚企业培育、科技金融服务等六大新政策同步落地,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 四、三级政策叠加形成合力 湖南省、长沙市与高新区三级财政协同发力,构建多层次扶持网络。2017年累计为超1700个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其中移动互联网领域兑现2.955亿元,助力长沙"移动生活之都"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五、诚信兑现塑造营商环境 园区建立常态化政策兑现机制,通过集中兑现仪式强化政府公信力。相关负责人在资金发放活动中强调,将持续以制度性保障消除企业后顾之忧,通过精准施策推动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当前,长沙高新区已形成"政策引导-企业创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其以兑现承诺促招商引资的实践,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样本。
2025-08-28
-
长沙高新区重大产业项目集聚助力高质量发展
长沙高新区通过精准招商引资策略,成功吸引多个重大产业项目落户,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园区聚焦产业链升级,以优质服务与创新模式推动项目落地,形成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效应,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一、龙头项目引领产业升级新格局 中国通号长沙产业园的落户标志着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突破。该项目将构建涵盖研发、生产、测试的全产业链体系,填补区域高端装备制造空白。同期引进的中国联通云数据中心项目,则强化了大数据基础设施布局,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二、产业集群效应加速形成 作为省级移动互联网特色产业园,长沙高新区已汇聚超1300家相关企业,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链。国际科技企业与本土创新平台协同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年营收规模突破百亿元。 三、精准招商策略成效显著 园区创新采用"双轨并行"招商模式:一方面组织大型推介活动对接央企和跨国企业,另一方面组建专业团队开展靶向招商。这种立体化招商体系成功引入多个十亿级项目,涵盖新能源、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营商环境优化释放磁吸效应 长沙高新区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强化要素保障等措施提升服务效能。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支持重点项目,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投资吸引力。 五、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 园区重点布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领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建设科技孵化平台、引进高端研发机构,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当前,长沙高新区正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完善配套服务,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
2025-08-28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